金城网
烟花三月,万物葱茏。记者从高邮市“263”办公室获悉,2020年,高邮全市PM2.5年均浓度为37.4微克/立方米,较2015年时降低35.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82.0%,与2015年时相比上升25.9个百分点,达到2013年国家空气质量新标准实施以来最好水平,蓝天已经成为高邮居民生活的“标配”。 优良的生态环境既是高邮百姓最引以为傲的资源禀赋,也体现了高邮市委、市政府对发展底线最执着的追求和坚守。高邮市委书记韦峰介绍,高邮将深入践行“两山”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更大的力度加强生态保护、优化人居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建设生态环境自然优美、宜居宜业、令人向往的“美丽高邮”。 铁腕治理守护高邮“美丽蓝天” 72岁的高邮市界首镇居民曹师傅,身体硬朗,作为太极队的领队,每天清晨准时前往界首运河大码头遗址公园“打卡”。“这里秀水簇拥、绿荫环绕,在这边凝神运气、抱拳迈腿,令人舒畅。”曹师傅指着遗址公园欣喜地说:“你可能想象不到,这里以前是砂石码头和煤球厂,去年起,镇里花大力气进行整治,将这里改建成供居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为老百姓办了一件实实在在的大好事。” 加强大气污染防治,高邮逐步实现从“人防”到“技防”的转变。作为高邮首家百亿级“航母”企业,秦邮特钢在落户该市的10年里,快速崛起成为工业战线的排头兵,不惜重金进行技术改造、提升装备水平,全力打造绿色钢铁企业,实现生态环保与经济效益同步飙升。记者在秦邮特钢能源管理中心内的超大电子屏上看到,当时烧结机头废气排放数据显示为颗粒物0.283毫克/立方米、二氧化硫3.41毫克/立方米、氮氧化物20.4毫克/立方米,远低于国家规定的先进标准,完全达到超低排放要求。 “环保投入必须不吝重金,必须让高邮的老百姓安心。”秦邮特钢工作人员介绍,2018年公司共投资2.6亿元,购置了4套脱硫脱硝新设备,重建了半干法烟气脱硫+SCR烟气脱硝系统,仅这套设备的运营费用每年就在2亿元左右。新上的这套系统采用脱硫脱硝新工艺,令颗粒物排放浓度、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分别降至10毫克/立方米、35毫克/立方米、50毫克/立方米,大大减少了污染物排放。 蓝天是最可观可感的生态福祉,近年来,高邮始终把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作为全市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全面实施燃气锅炉和生物质锅炉提标改造工作以来,累计完成283台燃煤工业窑炉整治、162台燃煤粮食烘干炉治理、50家工业窑炉提标整治、20家企业集中供热。全市共完成了97家工业企业VOCs污染综合治理项目、28家汽车维修企业VOCs综合治理。制定了146家企业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建立了重污染天气生产调度令、“点位长微信工作群”和“点位长工作日”等制度,每日发布环境质量相关数据,及时通报整治突出问题,精准做好重污染天气应对工作。 “水韵邮城”孕育百姓“诗意生活” “以前坐在家里都能闻到臭味,现在不一样了,整治后的河道面貌焕然一新,不仅恢复了原来的功能,河道两岸还进行了绿化、靓化,建设亲水平台,呈现一派小桥流水倒映人家的迷人景致。”62岁的高邮市民陈刚热衷运动,每天一万步是他的“运动指标”。每当日出之际,陈刚漫步于河畔,目之所及绿意盎然,边走边呼吸着新鲜空气。 昔日“龙须沟”变成靓丽亲水景观,市民喜笑颜开,享受着开门见景、出门入园、临水而居、生态绿色的诗意生活。而这只是高邮全力进行水环境整治的一个缩影。继完成市河活水工程后,高邮又对东门大沟、南海子河、腰圩河、新沟河等城郊接合部和老城区的河道展开综合治理。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更加注重采用生态木桩护岸与河底清淤、沿岸管网截污等相结合的模式进行生态治理,不仅增强了城市防洪排涝能力,而且大大改善了邮城水生态环境。截至目前,全市已实施了27条城区河道的综合治理工程,还围绕市河、玉带河、腰庄河等建成8座城市生态公园。 绿水绕城,乡村水环境也在不断改善。近几年,高邮先后投入5.8亿元,在东北片区的临泽镇、三垛镇以及卸甲镇建设了3座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并实施了与之配套的镇区“十个必接”污水支管网配套工程。目前,3座污水处理厂已全部投入运行,日处理污水量达1.2万吨,沿线区域污水乱排现象得以改善,有力保障了三垛西大桥国控断面水质达标。高邮还累计投入近5000万元,完成县乡河道治理102条共203公里,建成农村生态河道44条共255公里。农村河道基本实现了疏浚全覆盖,同时实现从单一性保洁向“五位一体”综合管护的转型。 如今,放眼高邮大地,一条条碧波荡漾的城河,一座座绿意盎然的生态公园,呈现出水景独好、人景相融的美丽画卷,这得益于高邮市委、市政府以为邮城百姓打造诗意生活为宗旨,大力推进城市水环境改善、打造“水韵邮城”的生态实践。 守住“环保底线”打牢“生态底板” “铝型材加工项目涉及铸造等污染较重的工艺,不能给予‘绿灯’通行,提议暂时列为‘黄灯’待定。”近日,在高邮生态环境局的项目评审会上,高邮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明昌岗说。扬州华博铝业有限公司拟投资建设的铝型材加工项目被亮“黄灯”,需进一步论证后,再看是否符合落地标准。华博铝业公司负责人对生产方案进行了整改,取消前道铸造工艺,直接采购成品铝材做铝型材门窗加工。该项目最新生产方案经过评审后,“黄灯”变为“绿灯”。 为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2020年,高邮针对项目特点,实施“信号灯”管理。对符合高邮市准入条件的项目亮起“绿灯”,并积极助力项目驶入“快车道”。对申报资料存疑或需要行业主管部门认定的项目,亮起“黄灯”,暂列“待定区”,给予企业整改的机会,再进入高邮市重大项目评审会上进行评估;待符合要求后,立刻转为“绿灯”。高耗能、高污染项目直接归为“红灯”项目,不允许落地。 去年一季度,高邮生态环境局已为41个项目亮起“信号灯”,33个“绿灯”项目直接通过,1个“红灯”项目被直接否决。7个“黄灯”项目中,4个调整生产方案后已转为“绿灯”,另外3个正在积极调整中。“项目落地,环评达标与否是一条硬杠杠;若是不达标,无论投资额多大,坚决不允许落地。”明昌岗表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守住环保底线,才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打牢“生态底板”。 好生态既为高邮城市发展添动力,更为民生增福祉。一系列蝶变,与高邮认真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严守生态底线、不断推进环境治理创新、积极探索科学治污新模式不无关系。当前,高邮正通过开展环境综合治理、全面实施“263”整治行动、江淮生态大走廊建设等一系列措施,努力为宜居宜业“美丽高邮”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文章来源:新华日报) ![]() |
1
![]() 鲜花 |
1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业界动态|储配网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