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钱 作者:鱼爸 来源:养育男孩(ID:breedboy)
说实话,孩子发脾气的时候,你内心是什么样的状态? 是焦躁不安,直接一顿脾气甩过去,把孩子震慑住。 或是能够管理住自己的情绪,接纳孩子的脾气? 我想大部分的父母,都在这二者之间徘徊。 努力让自己变成能够管理情绪的父母,可这条路,却注定难走。 面对发脾气的孩子,你有没有那么一瞬间,想狂揍孩子一顿? 如若真诚地回答这个问题,我想大部分父母的答案应该是肯定的。
这几天,小小鱼感冒了,可能是不舒服的缘故。 情绪很容易崩溃,你明明没有批评他,但是说的声调高了一点,也会显示出一副生气的样子。 本来为他操心不已的我们,心里未免也会来气。 中午他在给练习册上的菜园摆放栅栏,我凑过去,用手扒拉了一下他的书,想看看他做的怎么样了。 没想到我把他刚刚拼好的几个栅栏弄乱了。 “我好不容易拼好的!”只见他哇哇大哭。 我见到他的情绪已经失控:“爸爸不是故意的,真的没注意到你拼了哪几个。” 我跟他解释,一般听到我的这个解释他会平静一些。 可今天根本就没用,我几乎感觉到他的哭声装满了整个屋子。 看到他边哭边咳,我又忧心他的嗓子会不会又哑掉。 当时,我内心真的想发一通脾气,这样他就能被我震慑下去,变得听话。至少不会哭成这样。 可我转念一想,还是忍一忍。继续跟他解释,“我没有弄丢你的材料,也没有弄坏它们,你再拼一下就好。” 然后又跟他道歉。他又哭了几下,竟然停下了。 我也几乎快崩溃了,想着还不行就先离开一下,让自己冷静冷静再回来。 看到他在那儿平静,庆幸我没有发脾气。 因为他有什么错?是因为我把他的东西弄乱了,让他失控了。 很多妈妈说,养孩子应该就是这样,总是有这种快崩溃的状态,不知道该怎么办。
很多时候,孩子发的脾气藏着很多成长的小秘密。 很多妈妈跟我说,小小鱼真幸福,有鱼爸这样的好爸爸,脾气好,办法多。 听到这样的话,我心里其实很惭愧。 其实,我哪里有什么方法可言,仅仅是我花了足够的时间来尝试。 而且我的脾气很多不好,是急性子。有时也会跟孩子的情绪磕碰在一起。 面对孩子的问题,我们常常过于急躁,恨不得马上就把这种坏的感觉摆脱。根本不愿意去面对这种不舒服的感觉。 比如一个嚎啕大哭的孩子,最容易引起众人的不满。 哪怕是周边听到的人,都有愤愤不平的,所以对你的孩子指手画脚: 说你的教育方法适当,孩子应该怎么怎么教,教养差的人甚至还帮你训起了孩子。 何况父母本身。 那种糟糕的感觉会瞬间把你包裹。怎么就这么不听话,我得想法子停下。 妈妈们天生的耐心能帮孩子省去很多伤害。 可是到了爸爸手上,性格急躁的爸爸往往就忍不住大吼大叫。 我真的觉得,不吼不叫,才是父母的试金石。 大吼大叫只会让父母的效用降低。
那面对发脾气的孩子,我们可以怎么办? 首先,我们不能总是看到孩子的缺点,而要让自己能接纳孩子的负面情绪。 如同看黎明的天空一般。 有的人看到那黑夜将太阳层层压住,眼里只有黑夜。 而有的人却看到了黑夜后面的光明,眼里全是光芒。 我们看孩子,也是如此。 当你看到了他们身上的光芒,那孩子肯定也能从你的眼睛中看到闪闪发亮的自己。 而不是那个总是被人责备打击的自己。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当一个人处于焦虑状态时,需要借助另外一个人对焦虑的容纳能力来释放压力。 也就是说,如果一方可以容纳对方的负面情绪,并在做了一定的过滤以后,就不再具有伤害性,而且产生负面情绪的这一方也会变得积极起来。 对孩子来说,他们无法处理自己的情绪,导致情绪无限放大,所以总会给人一种喜怒无常的感觉。 对家长来说,情绪识别能力往往高于孩子,那么就需要作为情绪容纳方,对孩子多一点的耐心和包容。
其次是父母要经常进行反思,想想自己提的要求过分吗? 因为你的期望和孩子的现状差距越大,你的失落感就会越大。不安和焦虑就会占满内心。 暴躁的脾气如同洪水一样。 比如有一位妈妈跟我说吼了自己的儿子。 因为背英文单词,背了两个小时,自己都能背诵了,但是儿子还是背不过去。 她差点气晕过去,为什么会这样? 我能想象她的那种状态:恨铁不成钢啊!失落感和焦虑夹杂。 可她没有考虑到孩子的接受能力,而是用自己来跟孩子对比。这是不公平的比较。 有妈妈会把孩子拿来跟同学比。觉得这是公平的比较。 可实际是不公平的,因为每个孩子成长的环境不一样,而且特长也不一样。 做父母,也常反思,自己真的尊重孩子吗? 很多时候,父母会催孩子快点快点。孩子会觉得自己已经很快了。 父母继续催促:你再快点。孩子心里会想,我到底要多快呢? 不如给他一个参考时间,比如一分钟。 父母必须去努力地读懂自己的孩子,学会从孩子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弄清楚发脾气的原因。真正懂孩子的父母常常能将问题于无形之中解决。 3岁以下的孩子,还是建议以“转移注意力,巧妙的既顺从他的感受,又能解决问题的方法”。 比如,儿子两岁多的时候洗完澡后不想穿衣服,我会允许他光着身子去被子里面滚几圈,我知道原因是他喜欢被被子裹着的感觉。 然后,等他心情好的时候,就一把搂过来,说还不穿衣服,可能会被蚊子咬屁屁,这时,他会配合。 如果一开始就强迫孩子去做,规定如何如何,压制、威胁孩子顺从,只会让孩子的情绪紊乱。 当孩子慢慢地长大,他们的能力会提升,也能应付很多挫折。 这时的孩子其实智力发育已经很完整了,只是情绪上的控制能力及表达能力还不强,需要父母的理解和引导。
在发脾气前,忍一分钟,试着换一种沟通的方式。 先放放,有时需要绕着走,给彼此一个冷静空间。 当你真的这样去做的时候,会发现自己真的有很多脾气不该发。 会想到那个爱发脾气的孩子,也并非在找我们的麻烦,而只是唤起父母的关注。 或者在表达自己的不满或者不安,甚至是愤怒和抗议。 就好像是小刺猬一样,虽然有刺,可他们也需要爱的呵护,需要一个抱抱。 小刺猬的这些刺是正常的,孩子的这些负面的情绪也是正常的,为什么不接受呢? 当我们这样想想的时候,真的会心疼孩子。 在很多时候,正常的是孩子,而不正常的反而是大人。 遇到发脾气的孩子,请好好抱抱他。 本文作者:鱼爸,家有小子一枚,立志做一名合格的80后奶爸,童书编辑,阅读推广人。本文转载自养育男孩(ID:breedboy),一个最有爱的公众号,面向家长群体,每天原创分享亲子养育常识、亲子阅读推广、家庭关系建造知识,已出版新书《和孩子一起成长,是最好的教养》。
育儿不是照着理想的模板去刻画 而是遵循孩子的逻辑去激发 复旦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沈奕斐老师 学术研究+10余年咨询经验 带来18堂家庭教育课 可操作的育儿法——优势积累法 帮家长找到挖掘孩子个性潜力的方法 带你打破教育困局,回归教育本质 养出自主孩子,成为省心父母 课程原价199,现在仅售79元 扫二维码,报名课程 ![]() |
1
![]() 鲜花 |
1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业界动态|储配网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