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储配网

自媒体资讯干货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立即登录

如尚未注册?

加入我们
  • 客服电话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xjubao@163.com
  • APP下载

    储配网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储配网公众号

储配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特斯拉公布数据后,我发现了这10个问题

2021-04-25 发布于 储配网
赚钱

作者 | 告非

说实话,本来大家会看到的本文,不是这样子的。

昨天,特斯拉的数据出来后,就有一些同行写手开始喷维权女车主了,都在站特斯拉,获得打赏很多。我也写了一个那种版本的,准备混点打赏。

但是后来我想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刹车失灵毕竟是人命关天的事。立场判断是容易的,事实判断是不容易的。如果我写一个不谨慎的判断,读者真的买了特斯拉,上路了,临到危险的时候,是向往自由的心能救你,还是一套稳当妥当的刹车系统能救你?这是不言而喻的事。

到撞车的瞬间,那位读者心里会怎么想?恐怕杀了我的心都有。何况,就算没人来杀我,我自己心中能不为所动吗?所以我就先把那3000字抛开,认真研究了一下特斯拉给的数据。但其实这是坑了自己,因为我差不多一研究就研究了12个小时。

先告诉大家一个总结论:特斯拉的数据是自洽的,能说明自己没问题。

但是,特斯拉不一定能证明自己没过错,也不一定能证明维权女撒谎。

好了,现在开始正文,先说一下事件经过,特斯拉的回应,然后再谈问题:

根据维权女的叙述,2月21日18:17,她爸爸驾驶她购买的Model 3行驶在安阳341国道南段村段,车速约60km/h多,在距前方红绿灯约200米处松开了电门,车辆开始减速并向前滑行。快接近前方等红灯的车辆时,先轻踩刹车未见明显减速,后重踩刹车,发现刹车踏板僵硬,很难踩动,制动失效。

这时Model 3仍以50km/h左右时速前行,在连续躲避了两车后,撞到一部哈弗SUV,于是向左猛打方向,又撞上一辆日产轿车,最后撞到路中的水泥护栏才停下。

撞成了这样:

特斯拉给数据之后,

还给了一个文本解释:

在驾驶员最后一次踩下制动踏板时,数据显示,车辆时速为118.5千米每小时。在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后的2.7秒内,最大制动主缸压力仅为45.9bar,之后驾驶员加大踩下制动踏板的幅度,制动主缸压力达到了92.7bar,紧接着前撞预警及自动紧急制动功能启动(最大制动主缸压力达到了140.7bar)并发挥了作用,减轻了碰撞的幅度,ABS作用之后的1.8秒,系统记录了碰撞的发生。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后,车速持续降低,发生碰撞前,车速降低至48.5千米每小时。

另外,车辆发生事故前的30分钟内,驾驶员正常驾驶车辆,有超过40次踩下制动踏板的记录,同时车辆有多次超过100千米每小时和多次刹停的情况发生。

问题太多,所以就不用讲故事的方式写此文了,只罗列要点:

1、特斯拉给的数据是Excel格式,这是不是不严肃?

答:不一定。因为原始格式一般人确实读不了。这很有可能是工程师抽取的关键帧,再经整理而成的表格。很多人说为什么时间间隔不均匀,其实这也解释得通:记录系统不可能一直均匀记录数据,因为关键时刻必须高采样,而平时则没必要高采样,所以记录系统可能有一个智能调节采样频率的处理。

但是,特斯拉给的数据,有很多行是没有数据的:

这有两种可能,第一,这些行没有发生任何操作,所以是空的;第二,这些行有发生操作,或在采样点上,但是操作的数据特斯拉认为对于判断事故没有帮助,所以就放在数据表的右侧,看不见了,或者直接就隐去了。

2、特斯拉会不会篡改了数据?

答:几乎不可能。如果篡改数据,一旦被揭露,恐怕特斯拉会被美国政府罚到立刻破产。马斯克虽然狂妄,但我依然愿意相信美国人的基本商业规则和道德。

而且,这套数据跟之前负责跟维权女一家沟通的经理曾经口头报出的数据几乎是一致的(我之所以用几乎,是我没时间再去一一比对了,这天都快亮了,我也接近于精疲力尽了,但我这个记忆主体应该没大错)。所以我认为数据是一直没有变化过,是真实的。

我把话放在这:如果后来证明特斯拉给了假数据,我一辈子也不会原谅特斯拉和马斯克。这是信念问题,不能有任何灰色空间。

3、特斯拉给的数据全面吗?

答:肯定不全面。现在给出的关键数据就是主缸压力和速度值。这过于简单。主缸压力不等于驾驶员踩踏刹车板的力度,更不等于刹车板踩踏深度。因为这里面是有一个软件优化的转换。就像开挖机的驾驶员,拉动操作杆的力,不等于挖斗向下挖的力。

现在给的数据太小,那么就有了局限性。仅以一开始主缸压力小,后来主缸压力大而言,我们不能因此就认为驾驶员一开始是轻踩刹车板。

很有可能他一开始就重踩,但由于某些原因踩不下去。所以,特斯拉至少应该后续补充刹车板踩踏深度数据,这个数据他们肯定有。

4、当时真的超速了吗?

答:概率很小。

我没去过安阳,也不知道出事的南段村路口是个什么模样。但知乎上有名为“命运的波江”的网友告诉我们,他是本地人,很熟悉那段路。

他证实,这条国道限速80,路况不是太好,且在事发路口前500米,有个什么“基座”,车辆经过“基座”势必减速,一般人开到这里大概也就是75迈到45迈之间。那么在500米的一段路上把车加速到118公里每小时,且整车的老弱,似乎正常人干不出来。

但这依然是一个定性判断。会不会维权女的父亲一时兴起?我们只能说有这个可能。但可能性很小。

幸运的是,既然特斯拉已经给了事发前30分钟的数据,而且341国道上的路口会有监控头,所以,理论上权威机构可以根据这两项进行一个验证,看看当时是不是开得飞起?

顺便说一句,交警部门没有认为维权女的车超速。只是认为行车距离没有保持好。当然,该路口没有摄像头,交警也很有可能漏罚了。所以这个东西只能是个辅助。

5、最后关头左右,特斯拉真的刹不住吗?

答:根据最后从PM 6:14:26.43到PM 6:14:27.45的1秒钟多一丢丢的时间范围内,车速从74迈到48.5迈,容易算出,车速从20多米每秒降到13.5米每秒左右,这么算下来加速度为-7米每秒。

结合之前M3的减速测试结果大约-11米每秒来看,这次的刹车似乎不如正常情况下给力。

很多人说这分明证明特斯拉真的刹不住。我倒觉得还未必。

从大是大非来说,如果本次事故特斯拉刹车真的是“失效”的话,维权女也没机会站到车顶上了。

考虑到车内当时有4个人,路面情况未知(根据前面提及的“命运的波江”网友所说,这条路布满砂石和碎石子),轮胎磨损情况我们也不清楚,只能说,这个制动力数字不够优秀。但刹车并未失效。

6、最后速度真的是48.5公里每秒吗?

这个问题可能全网也没有几个人提出来。但我觉得其实很值得斟酌一下。我很喜欢看车祸集锦,我有这个爱好,看多了以后,我对于50迈的情况下车能撞成什么样是比较有数的。

给大家看下50迈能撞成什么样:

肯定不是这辆毛豆3仅仅保险杠凹进,引擎盖弯曲而已。

开车的朋友也可以想一想这个问题。维权女这辆毛豆3,像是50迈撞过水泥墩子的样子么?

我觉得这也就是25-30迈撞击的水平。当然我不权威,可是这件事权威机构是很容易验证的,那我们就让子弹飞上一会儿。

7、维权女说的接电话和车祸时间记录对不上号是怎么回事?

维权女说了这么一个细节:车祸发生后1分钟,她接到一个电话,她当时没接,后来同样的电话又打来了,她也接起来了,原来是特斯拉打来的关怀电话,问是不是撞车了。后来她看第一个电话的呼叫时间是PM 6:18分。倒推过去,那么撞车就应该在6:17分左右。

后来她还专门问特斯拉,特斯拉客服说,以他们的工作惯例,肯定会在事故发生后一分钟打电话的,因此也印证了1分钟之说。

但是这次特斯拉给的数据也好,之前特斯拉的人口述告诉维权女一方的时间也好,都是说事故发生在6:14分。所以维权女觉得,这是不是有问题?现在各终端应该都会网络对时吧?那么为什么还会差距3分钟呢?

这个问题我觉得,虽然我还不能解释,但不是一个重点问题。在发生突如其来的变故的时候,人对时间的体验会与平时很不同。而特斯拉客服打电话毕竟也是人力操作。特斯拉把整个系统往前或者往后拨两三分钟,又能改变什么呢?所以这个问题我觉得不必细究,可能到后面会偶然水落石出的,就算没弄明白为什么也不要紧。

8、维权女拒绝了所谓的第三方检测机构,这是不是心虚?

答:一开始我还真是这么认为的,但仔细一研究发现还真是一言难尽。

特斯拉提出的这家检测机构是什么呢?是“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但问题来了,虽然质量认证中心的权威性没的说,但她是负责认证,不是负责检测。她没有检测自动驾驶的资质与技术能力!

所以,维权女一家拒绝了这家机构,倒也还是说得过去。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谁来负责做一个权威的检测呢?我本来以为国家质监总局可能会指定一个机构,但他们这次却说不指定,让维权女和特斯拉双方协商,那么也只能让他们去商量一个机构出来了。

9、谁来认定特斯拉给出的数据的真假?

答:我们想象一下,如果特斯拉坚持数据就只有这些,而且完全真实,会发生什么情况?

我想,中国几十万汽车行业从业人员是不会答应的。现在给的数据明显太少。

但后一个问题:数据真实性问题,可能真的要了命了。

因为特斯拉自己没办法证明这些数据是完全真实的。

除非,国家说,以后,你的数据就放在国内吧!我给你指定一个云!

这下特斯拉该傻眼了。就算维权女这次的事情,真的不是特斯拉的锅,但是所有数据上传云端,接受国家或检测机构检验,那么以后遇到各种事故,都很容易被分辨清楚,到底是不是特斯拉的问题。

其实,之前关于特斯拉自燃、刹不住车、自动加速的案例已经有很多。但特斯拉以前都不公布数据,或者公布出来的数据都证明是消费者问题。但是以后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这个可能才是真正触及特斯拉灵魂的问题。

毕竟,特斯拉再骄傲也不能无视车主的安全。至少他不能明着无视。

同样的,现在电动车也不是只有特斯拉一家。以后出问题的更不会只有一辆毛豆3啊。所有厂家,所有车辆数据都上传,对消费者来说,善莫大焉。以后车企就无法作假,消费者如果吃了产品质量的亏,就能从厂家那里弥补损失。

10、最后一个可能性:特斯拉给的数据为什么不全?

答:有一种可能性,是特斯拉可能把所有原始数据给了维权女和市监局。而给媒体的是部分数据。

因为特斯拉是有这么一个最新公告:

那么,接下来如果这几方有公开数据的意愿的话,可能我们还是能看到所有数据,键盘侠们就又有大显身手的机会了!

特斯拉不对公众公开所有数据也未必是居心叵测,因为一旦给的数据太多,容易被半瓶子水的键盘侠过度解读。所以,只给了部分数据,也不能说特斯拉有什么错。

今天的文章写得比较乱。但我拍着良心告诉读者,这是一篇关于事实判断的文章,而不是立场判断。

要问我关于此事的想法,我可以坦然告诉大家:我还是倾向于特斯拉的。但再多的情绪,也不能用来替代事实本身。特斯拉确实惹人爱,可是也不能恃宠而骄,毕竟你造的是车,温暖的是人,失去了安全,那就什么也不是。这一点,特斯拉还是要多向传统车企学习。

我非常期待马斯克登录火星,也期待特斯拉的事业更加长久。即便最后证明维权女是对的,特斯拉也未必失去了一切,只要改正错误,依然可以大卖特卖。

要知道,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现在遇到一点事,可能对于特斯拉和马斯克的长远发展,反而是好事。

1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 储配网
    1970-01-01
  • 储配网
    1970-01-01
  • 储配网
    1970-01-01
  • 储配网
    1970-01-01
  • 储配网
    1970-01-01
  • 储配网
    1970-01-01
储配网

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Get最新资讯

相关分类
热点推荐
关注我们
储配网与您同行

客服电话:400-000-0000

客服邮箱:xjubao@163.com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储配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储配网 X1.0@ 2015-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