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肖 http://www.oujinsen.net 最近,网络上流传着一段清华校庆,清华女生跳舞的视频。 这段视频播出后,一时引来很多争论。有人说金色吊带与黑色厚底鞋的搭配太过俗套,视频里的女学生一点没有清华学子的风度,舞蹈动作也太过露骨,简直是丢人。
还有人说,穿着与排舞确实没有基本的美感可言,整段舞蹈让人看了很尴尬。 更有曾经的“清华”校友出来公开批评,女生们的舞蹈看不出任何艺术美感、青春的性感、不看校名和背景的大礼堂,还以为是街头蹦迪、赶集卖艺、洗浴中心开业。
也有其他比较理性的声音,认为网络上对清华女生舞蹈视频的恶意还是太大了。 视频里的几个学生也不是舞蹈专业出身,自己自娱自乐跳舞,或许因为经费有限而导致只准备了基础的拉丁舞服饰,怎么就非要从人格与审美上去贬低侮辱她们了?
中国妇女报也就此发声认为清华跳舞女孩不应该成为网络暴力的牺牲品。
氧叔认为从艺术与美感上,也许女生们的穿搭确实不够养眼,舞蹈动作也不够娴熟,但视觉美感与女生们的人品气质并不相关。路人根本无权从一个舞台的审美体现,去直接批评女学子们“low”。 且整个舞蹈的风格与百老汇歌舞相似,只是配乐与“舞台”搭配没有选好,完全不该人格侮辱跳舞的女生们。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视频很火。视频内容是杨超越与宋茜参加的一档恋爱综艺节目,当在节目中反复被追问爱情与工作如何选择时,杨超越与宋茜都坚定的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坚定了选择工作与自我独立。
此时杜海涛与郑凯开始激烈的反驳,各种输出真爱无敌的观念,宋茜找住关键点开始反驳他们问:如果你和沈梦辰计划半年约会,此刻来工作了,你要如何选择?男嘉宾们没有回答,开始转移话题。
从上述两个事件可以看出,在我们的社会观念里对女生的刻板印象与苛刻要求真的还挺多的。男明星暴风式对女明星输出真爱至上观念,仿佛女生注重事业与自身发展,不是“恋爱脑”就像翻天了。
大众对于高知女性也有着同样的苛求。为什么审美不能再好点?为什么都考进顶级学府了舞蹈却依然不咋样?身为女学霸却又有这样的一面,这种女生就是不体面以及可笑的? 这种极端的“女性特征”苛刻,也出现在董明珠的身上过。事件的起因是董明珠参加一项会议被拍到面容有些憔悴,随后就有营销号出了“董明珠仿妆”,刻意描绘董女士脸上的皱纹与法令纹。
一个事业与自身成就,个人谈吐都很优秀的女企业家,还要被这样苛刻某时某刻的面部状态。爱美是每个人的自由,可强迫式和嘲笑式的要求女性的外表,也是一种不尊重。
@图源博主设计系奶子 其实,真的是这样吗?宋茜本人也在一些采访里直白的表达过,认为女性还是要有自己的事业基础,为什么总是问女性怎样平衡事业家庭?难道只有女性才对这些有责任吗?
以及被问到如果你是男生你愿意和宋茜谈恋爱吗?宋茜回答:我要先想想宋茜愿不愿意和我谈恋爱。
甚至刚刚离婚的赵丽颖在早年的访谈中也清晰的表达过自己的感情观,不会因为异性与姐妹撕逼,认为感情与自我是独立的。
那么下面,我们就来盘点一下都2021年了,那些还贴在女性身上的标签都有哪些?到底有哪些标签是女孩子们最想撕下来的? 第一个“女性不想背”标签,根据网上女性的言论与呼声,氧叔认为是恋爱脑与为爱走钢丝这个标签。 前几天有一个晋江女作家的热搜,从女方表达的内容是:这个女作家在发现丈夫出轨后,想与丈夫离婚却迟迟不行,最终被丈夫和第三者逼迫到想轻生。
许多书粉与路人女性都纷纷在她微博下留言,表达了不少很理智又温柔的观点。别人的错不是自己的错,未来还很长,离开一段错误的感情也算人生的新开端。 这场事件的最后方向,根据网友们的整理貌似也变成了女方只是用网络的力量,呼吁大家去人肉打“小三”,其实她本人还是不想与事件的男主角离婚,甚至还让一个无辜女孩被误认为小三而收到恐吓快递。
通常这类家长里短的事情反转爆发后,总有人说女性就是很容易恋爱脑,也更喜欢变成“大婆教”。首先现实里确实存在这样拎不清的人,但并不代表“恋爱脑”这个标签就是100%与女性绑定的。
在娱乐圈里就有这样的例子,毛晓彤与陈翔事件,毛晓彤在撞破尴尬场面后就立马搬家走人与陈翔断开联系。当在网络上被男方粉丝攻击时,也不是引导舆论去骂第三者,而是直接甩出证据和保留证据保护自己。
现实中清醒又睿智的女性太多了,女性也许更感性更愿意为伴侣着想,不该就此被直接化为恋爱脑。而有的女孩也可从前人的故事里思考一下,理智爱人也是一种自我成长,两性之间的关系几乎无法从攻击第三方来取得彻底的解决。首先是关系出现了问题。
第二个要被撕掉的标签是“好逸恶劳,不独立”。互联网上流传着这样一个梗,北京与深圳的女生聚在一起,仿佛讨论最多的话题就是如何一起赚钱。 随着女性的受教育程度提高,女性也有更多的职场机遇,社会上大部分的女性几乎都是主动去选择独立又不断拓展自我的。
女性不必依附在家庭与伴侣的背后,董明珠做自己的事业做得风生水起,杨丽萍不结婚生育,专注追求艺术也炫彩美丽。
当然还有一些女性从自己的角度选择了做一名全职母亲,这样的选择也是独立的一种啊。全职母亲并非一个人废了的表现,而是社会上还缺乏对全职母亲对家庭付出的劳动的认可。
热依扎就是一位典型的并未公开伴侣的妈妈,产后她也在微博上po了很多自己独立带娃生活的内容。虽然网上总有人谩骂全职妈妈是不独立是会导致人生变差的决定。 但氧叔认为人活一世并没有那么多时刻能完全做出世俗眼中完美的决定。全职妈妈与选择做母亲,并非一个女性不独立的表现,如果我们的社会出台一些根源上保障这些群体权益的规则,风评也许会好转。
第三个要撕掉的标签是“虚荣,被消费主义洗脑”。在一些研报与营销号的内容里,总会出现红火的“她经济”,顺带的也会传播一种女生就是喜欢买买买,就是虚荣且容易被消费主义洗脑的女性形象内容。
氧叔观察到的现象是,在朋友圈子里与一些女性公号的投稿里,女性群体是更会规划自己收入的人,也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里做一些投资与未来储蓄计划。比如偶像里,杨超越出道后接受采访就自言:想要认真工作,为自己买房。
一些素人女孩在公号的投稿也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买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还会分享一些日常省钱与赚钱的小妙招。
她经济好,另一个层面代表女性可支配的金钱数量也在增多,不能只从一个数据就直接给女性消费者戴上“无脑”的帽子。
根据一些数据来看,男性虽然在日常消费品中所花的费用不多,但如果看看游戏领域男性玩家的消费数据,是不是也要说一句男性也是容易被消费主义洗脑呢?消费行为也许就是一种消费习惯,没必要出现任何现象,就要为某个群体贴上“low”的标签。
第四个标签,是氧叔认为恶意最大的一个标签。网上有些人非常草率的就把已婚的一些女性形容为“婚驴”。 婚驴在他们口中是什么意思呢?指女性在婚姻生活中像驴一样,被剥夺了很多还在傻乐。papi酱产后因为冠姓的问题还被人骂“婚驴”骂到了热搜第一。
首先,女性在婚姻中在社会中的权益确实应该得到更好的保障,女性群体多发声多争取更公正的对待是很好的行为,可是为什么要在推进公平的同时去恶意侮辱一些其他女性群体呢?
陈建斌和蒋勤勤参加《幸福四重奏》时,由于陈建斌不会做饭,蒋勤勤二胎怀孕又很爱操心,就有人疯狂输出蒋勤勤是婚驴,骂陈建斌不值得。 可是从第二档节目来看,这两人是有自己的相处模式的。就像普通人家的夫妻会拌嘴会吵架,但也会冰释前嫌,在夕阳下互念情诗。
用显微镜去苛刻另一群女性还贴侮辱性标签真太令人不解了,氧叔认为女权运动,女性权益的争取,不是让路人拿着放大镜去指摘别人的生活,教别人怎么过日子。 而是给那些被动选择在生活中被伤害的人一条路,一条跳出来可选择的路。让那些还未被伤害的人有一个保护罩,拥有更多的机会。 还有什么样的标签是你所讨厌和感到被冒犯的?留言告诉我们吧~ ![]() |
1
![]() 鲜花 |
1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业界动态|储配网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