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储配网

自媒体资讯干货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立即登录

如尚未注册?

加入我们
  • 客服电话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xjubao@163.com
  • APP下载

    储配网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储配网公众号

储配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穷人才吃辣?辣椒这么好吃,古代贵族们为什么从来不吃辣?

2021-05-12 发布于 储配网
1971

  提到美食,我们想到最多的还是红油翻滚的火锅。

  辣,似乎已经成为了年轻人的标配,据说不懂吃辣的人在和朋友聚餐时,只能从一桌子美食之中找到为数不多能吃的菜肴。对于现如今的年轻人来说,辣并不值得害怕,值得害怕的是不辣。

  然而我们也知道,辣并不是一种味觉,而是痛觉,既然如此,那我们为什么还无辣不欢呢?

  

  提到辣,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辣椒。和其他植物一样,为了传播自己的种子,辣椒也会长出果肉,通过别的动物啄食的行为,将自己的种子带到远方被排泄下来,之后生根发芽。

  

  然而哺乳动物并不是一种能够帮助它们传播后代的生物,原因是因为哺乳动物的消化系统能够破坏它们种子的活性,使得种子发芽率变低。为了防止哺乳动物吃掉自己辛辛苦苦孕育出来的果实,辣椒在演化之中保留了辣椒素。

  辣椒素其实是一种化合物,它能够和人体的TRPV-1受体结合。TRPV-1受体是负责感知温度的蛋白质,当它和辣椒素结合之后,就会错误地向大脑传递舌头被灼伤的信息,而大脑为了止疼,会下令分泌内啡肽,内啡肽会促进多巴胺的分泌,而多巴胺的作用类似于肾上腺素,可以在短时间内令人高度兴奋,让人感到快乐。

  

  因此,当我们吃辣椒之后,我们的心情就会感到非常愉悦,而这种愉悦又会刺激我们摄入更多的辣椒,而这又会刺激大脑再一次分泌内啡肽,就这样循环下去,就会让我们吃辣椒上瘾。

  每个人对于辣椒的接受程度有所不同,这主要取决于个人的先天因素以及后天训练,如果一个人经常吃辣椒,那么它就会慢慢提高感知辣椒素的阀门,从而使得他需要摄入更多的辣椒素,大脑才会释放相应的内分泌。

  

  其实TRPV-1受体不仅仅只分布在人体舌头上,在我们的皮肤以及黏膜处也有分布,而这带来的影响时,我们不仅仅只会通过舌头感知到辣味的存在,皮肤也可以,甚至是屁股也可以感知到辣味,这也是为什么当我们吃较辣的食物时,晚上去洗手间时屁股会感到非常难受的原因。

辣为何会流行?

  尽管辣味食物现如今已经成为了餐桌上最常见的菜式之一,但是辣味食物的流传时间并不长,原因和人们保存食物的能力有关。

  在过去,贵族们垄断了许多社会财富,他们有足够的食物来获得足够新鲜的食材,新鲜的食材本身味道就非常鲜美,所以贵族们所追求的味道基本上就是食材本身的味道,很少会有辣味,这一点在《红楼梦》中就能看到,无论是王熙凤提到的茄鲞,还是薛姨妈的糟鸭掌,花袭人喜欢的糖蒸酥酪,还有王夫人的玫瑰露、木樨香亦或者是宝玉挨打后吃的荷花莲叶羹都不是辣味食物。

  

  即使是在辣味较为盛行的地区,上流社会的人也不吃辣,并且认为吃辣是平民的习惯。因为平民无法获取新鲜的食材,再加上当地的食材保存条件并不好,以至于放久的食物有一股馊味,为了掩盖馊味,当地人就会用辣椒来掩饰食材本身的味道。久而久之,吃与不吃辣椒就成为上流社会与平民的分界线,即使有一小部分上流社会人喜欢吃辣,也不敢公开吃辣。

  比如:据野史记载,曾国藩喜欢吃辣,但只能偷偷地吃,否则就会因被人发现而耻笑。

  

  到了民国之后,随着普通民众的崛起,辣椒也逐渐得到普及,但是仍没有大面积流行,直到普通民众的经济实力得到提升,贵族们和普通民众的距离越来越小,以至于辣椒摆脱了贫困人家的食物,从此风靡全国。

  而且,辣味食物搭配其他香料还能够产生丰富的口感,以及较强的刺激,迅速俘虏了全国人民的味蕾,所以才会成为现如今餐桌上的主力军。

  

总结

  我们之所以喜欢辣味食物,一方面是因为辣味食物能够刺激多巴胺的分泌,让我们得到快乐;另一方面是因为辣味食物能够搭配其他香料一起,调和出更加层次复杂,更具有刺激性的食物,令人胃口大开。

1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 储配网
    1970-01-01
  • 储配网
    1970-01-01
  • 储配网
    1970-01-01
  • 储配网
    1970-01-01
  • 储配网
    1970-01-01
  • 储配网
    1970-01-01
储配网

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Get最新资讯

相关分类
热点推荐
关注我们
储配网与您同行

客服电话:400-000-0000

客服邮箱:xjubao@163.com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储配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储配网 X1.0@ 2015-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