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储配网

自媒体资讯干货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立即登录

如尚未注册?

加入我们
  • 客服电话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xjubao@163.com
  • APP下载

    储配网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储配网公众号

储配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落地:昌平国家实验室挂牌运行 探路科技与机制双创新

2021-05-14 发布于 储配网
投资管理 http://instanceLive.com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的战略科技力量。在经历20多年的试点探索后,新一批国家实验室正在揭开面纱。

  据媒体报道,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工商联副主席、四川启阳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麒曾指出,中央统筹谋划布局下,在现有4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布局建设首批8个国家实验室,目前已先期挂牌组建合肥、鹏城、张江、昌平4个国家实验室。

  肩负着引领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任务的国家实验室,将如何布局,又将以怎样的机制组建?

  国家实验室初露真容

  昌平国家实验室位于未来科学城,此前已披露正在建设之中,根据今年1月昌平区政府工作报告,昌平国家实验室聚焦生命科学领域。

  有科研行业人士介绍,昌平国家实验室的前身,或是2020年10月成立的昌平实验室,该实验室聚焦重大科技战略,依托北京市在生命科学与医学领域的基础和优势,旨在为解决我国人民重大健康问题、提升生物安全防御能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核心科技支撑。

  今年4月,昌平实验室与北京大学进行了一次博士生联合招生,学生由双方联合培养,学位授予单位为北京大学,学籍归属为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学科名称为整合生命科学。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家实验室为引领的战略科技力量。聚焦量子信息、光子与微纳电子、网络通信、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现代能源系统等重大创新领域组建一批国家实验室,重组国家重点实验室,形成结构合理、运行高效的实验室体系。

  此前,昌平区还提出建设能源领域的国家实验室。未来科学城的东区为能源谷,定位为围绕碳达峰碳中和,大力发展绿色能源、能源科技、能源互联网,打造国际先进能源产业集群。

  国家实验室是国际上科技强国已经探索出的重要科技创新策源地。我国曾从2000年开始筹建试点多个国家实验室。

  比如,沈阳材料科学国家(联合)实验室依托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是我国第一个研究类国家实验室,于2000年10月由科技部批准成立,2001年6月正式运行,主要从事材料科学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研究领域涵盖材料的制备与加工、材料的结构表征、材料理论与计算模拟、材料的性能评价与使役行为等。

  但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管理局处长刘涛2020年10月撰文介绍,2017年11月,北京分子科学国家实验室(筹)等6家试点国家重点实验室,整体批转为国家研究中心,我国正在运行的国家实验室只有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试点)1家。

  集群式建设国家实验室

  昌平国家实验室的命名,不同于以往以学科命名的方式,或意味着国家实验室建设将采取新的机制。

  新的机制首先体现在学科更加交叉、资源更加融合共享。4月9日,北京市发改委网站发布了一则怀柔科学城国家实验室布局建设思路深化研究项目中选公告。

  这项招标项目的需求为:借鉴国内外国家实验室建设经验,重点研提国家实验室的培育发展方向、资源要素集成、组织架构设置、运行管理机制创新等方面思路、路径及建议,提出多元主体参与的国家实验室框架主体的搭建考虑,以及与其他创新主体进行统筹和资源整合的建议。

  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北京市另一个国家实验室的重点布局地区。近日亮相的《怀柔科学城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2020年-2035年)》提出,到2035年,怀柔科学城将建成世界一流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和国家实验室集群。

  4月14日召开的北京市委常委会披露,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国家实验室建设,聚焦物质科学、能源、生命科学等方向。

  据《北京日报》5月7日报道,今年怀柔科学城有29项重大科技项目建设将持续推进,力争年底前加快推进5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按计划,地球系统数值模拟装置将完成软硬件和核心软件的联调联试并投入试运行;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科研设备安装基本完成,调试并具备试运行条件的实验子系统过半;子午工程二期土建工程将完工;高能同步辐射光源、多模态跨尺度生物医学成像设施土建工程基本完成。

  这些大平台、大装置,将为组团建设的国家实验室提供坚实的研究基础。

  国家实验室北京基地

  新的机制还体现在新型举国体制。《人民日报》此前报道曾指出,北京市在举全市之力建设国家实验室。

  4月27日,北京市政协举办“政协报告厅·科技讲堂”,围绕“新型举国体制与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主题开展专题学习。清华大学苏世民书院院长薛澜作了专题辅导,围绕中国科技创新面临的核心问题,结合国内外案例解析了什么是新型举国体制。

  今年4月,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合署办公,这被认为是北京市科技工作机构调整的重大改革举措,是为了构建与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相适应的科技创新治理体系。

  更早之前的3月20日,部市共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现场推进会召开。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在会上强调,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着力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办好国家实验室,推动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加入国家实验室网络。

  北京举全市之力建设国家实验室的一个例子,体现在量子信息领域。在量子信息和凝聚态物理方面,中科院在国际上达到了并行领跑。

  2017年,北京市政府发起成立了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北京市副市长靳伟担任量子院理事长,南方科技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薛其坤担任院长,共建单位包括中科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

  2月25日举行的量子院第一届理事会第五次会议透露出北京市以新机制建设国家实验室的重要信息,靳伟在会上强调,要进一步探索国家实验室北京基地的运行机制,努力蹚出国家实验室建设的“北京经验”。

  这意味着,不管在布局上还是建设机制上,国家实验室建设都将探索新路。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1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 储配网
    1970-01-01
  • 储配网
    1970-01-01
  • 储配网
    1970-01-01
  • 储配网
    1970-01-01
  • 储配网
    1970-01-01
  • 储配网
    1970-01-01
储配网

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Get最新资讯

相关分类
热点推荐
关注我们
储配网与您同行

客服电话:400-000-0000

客服邮箱:xjubao@163.com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储配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储配网 X1.0@ 2015-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