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基础
(晚上好呀~今天芽芽邀请到了好朋友@严肃易拉罐,对他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关注他哦~) 作为一个娱乐圈十级学者,这两年看综艺,我越来越具备学术思维。 不是因为综艺里藏着人生哲理。 而是太多片段,可以纳入人类迷惑行为研究素材。 比如今天想跟大家聊的巨婴症。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 这几年,娱乐圈巨婴症已经出现人传人了。
巨婴,堪称人类社会发展的特有产物。 他们物理上早已成年,心理却停留在婴幼儿时期。
因此,他们常常出其不意,做出反智行为,带来灾难后果。 说完病理,咱们来看临床反应。 之前,《浪姐》里的陈小纭就做出了完美示范。 第四次公演,容祖儿组分到了一首很难唱的歌—— 李宗盛大哥的《给自己的歌》。 有多难呢? 歌坛大姐大那英、音乐总监刘卓都盖章了不好唱: “这是一首在神坛里的作品。” 但容祖儿组的配置,专业歌手只有三位,剩下全是演员。 难上加难。 到了分词环节,全员愁容满面。 这时候,非专业的陈小纭率先举手: “我觉得A简单,我要唱A。”
而把香港乐坛奖项都拿遍的容祖儿提出异议,思路很清晰: 这首歌的难度不在飙高音,而在于情感铺垫。A段是开头,唱不好整个表演直接拉垮。
但陈小纭怎么会听呢? 她不停打断容祖儿的话,发表自己的见解: “我以我外行的。 就是我觉得我唱不了的,是……” 不是?既然知道是外行,姐咱能闭闭嘴吗?
半天争执不下来,音乐总监刘卓提议大家唱一下自己的选段,看看效果再决定。 职场里,大家分配工作不就是这样吗? 领导先考察下属能力,再看谁更适合这份工作。 很公平了吧? 但,精彩的部分来了—— 刚刚还理直气壮的陈小纭崩溃了: “我不知道为什么,现在一定要逼我唱这个,在这么多人面前。”
她带着哭腔抽泣,仿佛受了天大的委屈。 注意这个“逼”字,堪称汉语的妙用。 容祖儿瞬间成了恶人,自己却成了被队长欺负的小可怜。 容祖儿懵了: “我只是想把问题解决。”
屏幕前的我也懵了: 姐,词是你自己选的,现在又说逼你了。 看这一段的时候,我全程心理活动如下:
钢铁直女蒋璐霞表示懵逼 陈小纭这一哭,网友评论也炸了: “绝了,从此当代绿茶终于有了脸。”
要我说,这不是绿茶,这就是个平平无奇的职场巨婴罢了。 能力有限,想法无限。
你只能顺着她,不然就是欺负人。 也就是容祖儿脾气好,不停安慰解释,还因为自己国语不好急得快哭了。
要是换做隔壁那英,就陈小纭这段位,估计早就甩出那句经典名言了: 妈的,最烦装逼的人。 有人可能会说: 综艺都有剧本,何必那么当真。 作为一个跟过综艺录制和后期剪辑的前综艺宣传,我拍着胸脯负责任地告诉大家: 剧本是有,但你没说过的话,后期也不能凭空剪出来吧? 节目里,同组的江映蓉有句话说得好: “其实不带情绪,这就是一个非常正常的工作。” 可是在巨婴眼里,不带情绪工作等于要了他们的命。 想想也是。 没了一哭二闹三上吊,你让他们靠啥生存?
如果你把娱乐圈看成大型职场,你会发现巨婴行为简直层出不穷。 《浪姐》有陈小纭,这边《创造营》有邵明明。 我之前的文章,写过这个初舞台就油瞎我的男人。 有位读者评论说: “邵明明真的没有那么油,这孩子上了选秀舞台,就不知道怎么就抽风了。” 当时,我也送上了真诚的祝福:
但万万没想到,是我太傻太天真。 初舞台之后,属于邵明明的独角戏才刚刚开始。 和陈小纭的绿茶式巨婴不同,邵明明属于撒泼式巨婴。 练舞时,队友好心示范动作,他说: “你觉得这样好看吗?你不觉得像傻子吗?”
团队训练,不好好记动作,还指着队友频频打岔: “你的眉毛画得挺好看的。”
拜托,你是来当练习生,还是来交流彩妆技术? 插科打诨,浑水摸鱼。
以为自己顶级幽默,实则拖慢整个团队的进度。 以上行为,还只是职场巨婴的入门操作。 但邵明明显然不满足于此,这位巨婴誓要凭一己之力,把团队搅翻。 接下来的这段画面,希望你们准备好速效救心丸观看: 队友看他动作不对,负责任提醒他,拉了一下他的手。 好家伙,这一拉,仿佛开启了邵明明的撒泼开关。 他开始对着队友哇哇大叫: “你拉我手?!”
队友要改舞蹈动作,邵明明又开始甩脸: “练了七八个小时,你告诉我你没有看到我的问题。 是你们教的,让我那么去做。” 大家应该都知道吧?职场里,所有工作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复盘问题,调整策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可到了邵明明这里,改个动作,玻璃心就能碎一地。 后排队友弱弱地劝架,他还转身口吐芬芳: “不要说话!” 像不像那种开策划会时,意见不合就闹情绪的同事? 有这吵架的功夫,动作也早学会了吧。
像邵明明这样的撒泼式巨婴,战斗力更强,杀伤力也更大。 还好同组有韩美娟当场开撕: “我去上个厕所,我有点想吐,不知道是听了什么话恶心。”
重金求韩美娟这张嘴出道 不然我真得气出心梗! 大概是因为样本够大,这几年,选秀节目早就成了巨婴重灾区。 写到这,我就不得不提三年前,《创造101》里的婴中之婴杨超越。 一开始,她唱跳全废的“村花”人设还拉了一波好感。 我以为她拿的是逆袭剧本。没错,是逆袭了。
名次一路逆袭,实力依旧废物。 节目里,因为要早起练舞,她嚎啕大哭: “我真的不想跳舞了。”
这一哭,大家都把她团团围住,哄的哄,劝的劝,超越妹妹这才肯赏脸比划两下动作。 很多人夸她真实可爱,我却笑不出来。 101个女孩抢11个出道位,竞争多么激烈。 实力强劲如孟美岐,都恨不得住进训练室。 但会哭的孩子有糖吃。真实的汗水,比不上巨婴的眼泪。
到后来,巨婴还成了杨超越的人设,她躺在上面,吃尽红利。
从杨超越到邵明明,三年过去了。
流水的选秀,铁打的巨婴。
巨婴们依旧吸引着镜头关注,霸占着节目话题。
用婴儿的身体燃烧出热度的火花。 任谁看了,不为这样的奉献精神感动?
当然,别以为不看选秀,就能远离巨婴。
娱乐圈的职场巨婴,早就遍布每一个角落。 他们十年如一日,只为气死观众而存在。 前几年,我很爱看旅行综艺。 帅哥美女、异国风光,每一帧都能截出来当屏保。 然而,湖南卫视搞了两季《花儿与少年》,直接给我虐出PTSD。 在这里,就不得不感谢两位旅行综艺巨婴鼻祖—— 华晨宇和郑爽。 他们,一个婴而不自知,一个卖惨式巨婴。 先说华晨宇吧。 节目里,他做得最多的事什么? 走丢。 没错,整个团队一起参观圣彼得堡大教堂,他非要单独行动,而且是不打招呼的那种。 姐姐们逛着逛着,就发现华晨宇不见了。
要知道,那可是在意大利。 异国他乡,语言不通,姐姐们急得半死。 刘涛和李菲儿满教堂地找人。
当时已经快70岁高龄的郑佩佩气得说: “想找个绳子把花花拴起来。”
而此时,悠闲自在的华晨宇,正沉浸在艺术的海洋里。
还憨憨一笑,对着镜头说: “随意一点。”
各位可以代入自己想一想。 你和这种同事出去团建,你定酒店做攻略,恨不得包办一切。 而他做什么呢? 做自己。 不顾团队,任性洒脱。 爽了自己,苦了同伴。 本该轻松自在的旅行,被巨婴搞得精神压力和身体压力翻倍。 到了第二季,郑爽从华晨宇手中接过了巨婴接力棒。 作为导游,她最早到英国,发现订的酒店没有暖气。 大家可能不知道,当时是英国的冬天,极其湿冷。 暖气的作用等于续命。 作为导游,这时候不该打电话报修? 可是巨婴爽的大脑构成可能和我们不一样,她既没给房东打电话,也没有想着换酒店。 而是把问题放在一边,等着老天替她解决。 晚上,同伴们陆续到达。 房间里冷得像冰窖,热水也打不开。
早就发现问题的郑爽,这时才觉得自己搞砸了。 坐在沙发上崩溃,赌气要睡客厅。 姐姐们好一顿哄,她才恢复平静。
这种卖惨式巨婴,在职场里也堪称“毒瘤”。 工作发现问题不解决,最后问题暴露就卖惨求原谅。 全组加班帮她擦屁股,还得照顾她的情绪。 有这种人存在,你的世界随时都会崩塌。
娱乐圈的职场巨婴,婴得各有千秋。 “我弱我有理”的陈小纭,是那个全组做ppt,领了最简单的部分都完不成,还要说你欺负人的实习生。 “疯狂刷存在”的邵明明,是自以为性格吃得开,其实啥忙都帮不上的职场混子。 “婴而不自知”的华晨宇郑爽,是团队里的定时炸弹。 你工作里最重要的事,是保证他们不会惹事。 他们没能力却占着位置,拖累团队还怪大家不懂体谅。
在他们的逻辑世界里,坚信会哭的孩子有糖吃。
世界名画:《巨婴的眼泪》 说到底,这群巨婴的本质,就是弱者使尽浑身解数,寻求存在和认同。 最可气的是,这样的人偏偏还混得不错。 有人哄有人宠,把你的生存空间挤压得半点不剩。 写到最后,我要奉劝各位巨婴们: 别把自私当手段,别把包容当理所当然。
都2021年了,做个堂堂正正的成年人吧! 也希望看完这篇文章,大家都能转发祈福: 信女愿一生吃素,愿我们的职场中再无巨婴。
-END- 严肃易拉罐:熬夜追剧选手?嗑CP专业户?娱乐圈十级学者?关注这个公众号就对了!这里有最敢说真话的深度娱乐报告和影视解读。用年轻人的视角解读世界,冷眼瞬间,释放观点~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
点赞+在看 祝你的职场没有巨婴 ![]() |
1
![]() 鲜花 |
1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
业界动态|储配网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2025-04-30
请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