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账户
储配网

自媒体资讯干货

亲爱的游客,欢迎!

已有账号,请

立即登录

如尚未注册?

加入我们
  • 客服电话
    点击联系客服

    在线时间:8:00-16:00

    客服电话

    400-000-0000

    电子邮件

    xjubao@163.com
  • APP下载

    储配网APP

    随时随地掌握行业动态

  • 官方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储配网公众号

储配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药企总裁抗癌:舍不得小20岁的妻子,肝胰移植新疗法,15天匆匆离世

2021-07-07 发布于 储配网
合肥喷码机 http://www.ahlxsb.com

  口述者:刘端祺

  性别:男

  年龄:68岁工作单位:北京军区总医院肿瘤科

  采访时间:2012年7月9日

  采访地点:北京军区总医院肿瘤科办公室

  整理者:王迈

  他是我大学同学中才情出众的一个。医科大学毕业后做了几年内科医生,20世纪80年代初出国学习。先从医,再做药,历尽艰辛,终于学有所成,得到主流社会承认,后来做到跨国药企的亚洲总裁,是那个年代外出打拼获得成功的代表,经济、社会地位都无可挑剔。我曾受邀参加他在北京组织的几次活动,见到他身居公司高位,精明干练,统筹全局,事业中天,留下了深刻印象。

  

  2005年春节期间,他的应酬较多,餐后常感腹部深处疼痛,向后背放射。他自知不好,马上到医院做了检查。CT片显示他的胰体中部有一个占位性改变,包块仅压迫到胰管,未涉及胆管,所以没有明显的黄疸,但已有腹腔淋巴结转移。肿瘤标志物数值全面升高,特别是有高度诊断参考价值的CA-199高出正常值十余倍。他的病已不算早期,但还是有手术指征的,可以据情CA-199高出正常值十余倍。他的病已不算早期,但还是有手术指征的,可以据情选择部分性姑息切除和放射性治疗;运气好了,能将肿瘤全部切除也未可知。鉴于手术不一定能够延长其生存期,也可以试着先进行化疗、放疗,减轻瘤负荷后,再做是否手术以及进一步治疗的决定。胰腺癌细胞的恶性程度和目前医疗技术的局限,都决定了病人无论用哪种方法治疗,做什么选择,存活期大多都只有1年左右。总之,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案很多,但预后严峻。

  他也算一位资深医生了,尽管不是肿瘤专科,但对胰腺癌的性质和可能的预后还是知情的。他找我的目的是出于对一位老同学的信任,听听我的诊疗意见。他还在我负责的肿瘤病房里选择了一间单人病房,准备开始接受治疗。

  在交谈中,我感觉他对胰腺癌有一定了解,也在互联网上查了不少资料,但因毕竟不是专科医生,对自己胰腺癌的凶险程度估计还是不足,但又迫切想知道真相。他一向聪明果断、善解人意,但此时也难免有些心绪慌乱,反复问的一句话是:“CA-199诊断胰腺癌是不是成熟技术,会不会搞错?没有黄疸的胰腺癌是不是手术能根治?”显然,正如肿瘤心理学教科书上说的,和大多数刚刚听到这一“凶信”的患者一样,他正在经历着巨大的心理震撼,既心有不甘,又心存侥幸。在初获肿瘤诊断时,他从心底拒绝,希望在自己的身上出现奇迹。与许多患者不同的是,他没有抱怨,更没有失态。他说,他奋斗了,事业也“小有所成”,这辈子不白过,堪称丰富多彩。他也诚恳地讲了自己的牵挂:和前妻离异后,现在与小他近20岁的妻子感情很好,最小的孩子只有六岁,他不希望让年轻的妻子和稚幼的儿子过早地失去亲人。他绝不放弃生的机会,但也要做不测的准备,不要到时候“来不及”。他叮嘱我,一定要对他说实话,病在他的身上,一切决定要由他本人来做,他“扛得住”。

  我邀他共进晚餐。餐后,他试探我:“咱们俩的生日只差几天,今年夏天,我们一起过生日,还在这儿吃饭,怎么样?”我说:“你要放宽心境,做多种准备,咱们争取吧。”尽管前面做了许多铺垫,听了我的话后,他仍然停顿了片刻,思忖了一会儿后说:“我明白了。”他的意思我是理解的,我的意思他也明白了。我们之间用不着“善意的谎言”,也用不着淡而无味的“安慰劝解”,可惜这种完全现代意义上直言不讳的医患沟通,现时还只能局限在相知较深的亲友之间,不能普遍推广。

  几天以后,他多方打听,权衡比较,决定飞往南方的一家医院,接受肝胰联合移植治疗。这项手术当时在全国只进行了不多的几例,而且患者都没能长期存活。可能是对残酷预后的面对,也可能是对家庭、事业的责任感让他产生了强烈的求生欲望,他对移植寄予了极大希望,没有和谁商量,就毅然决然上了飞机。得知他的这个在我看来有些鲁莽的决定,我不免有些自责——我那样直截了当地向他告知病情,对吗?

  大约半个月后,我接到他躺在病床上打来的电话,声音虚弱,断断续续,好像隔着天际在另一个星球上讲话:“端祺,我可能快不行了,我现在已经感到死神在向我招手了……感谢你对我的病讲实话,我本应该在你那小住几天,咱们再聊聊……但是,我不后悔,你知道,我是个宁愿燃烬也不愿锈蚀的人。”后来我了解到,那大概是在肝胰移植术后的一周,他的病情急剧加重,在获得重症病房医生同意后,通过电话依次向亲友们告别。

  口述者感悟

  两天后,他去世了。刚刚60岁的老同学,从跟我“预订”单人病房到去世,也就是半个月的时间。他本来有希望再活上一年,但“移植”的选择使他过早地离开了我们,抛下孺妇稚子,匆匆离去,实在令人唏嘘。

  

  但是,他的这个电话使我顿感释然——老同学希望在完全知情,而不是闪烁其词的情况下,真正独立地为自己的命运做出决定,正是“我的死亡我做主”。他的哲学是,活着就要有意义,死也要死得痛快,“宁愿燃烬,也不愿锈蚀”。这是他的风格,独立、洒脱、男子汉,绝不拖泥带水,一辈子都是这样,直至离开这个世界。

  事后,我从其他同学那了解到,他选择做移植时的心情是复杂的:有几分侥幸心理,希望自己成为奇迹的主角和创造者;还有几分无奈,毕竟当代医学的发展还不尽如人意,没有更多的有效治疗手段和选择;甚至还有几分豪迈——风流倜傥一辈子,他可不愿意经受癌症百般折磨,熬成个“恶病质”,给人们留下一个瘦骨嶙峋的最后形象。当然,作为医生,他也心怀着一种献身医学的高尚——如果移植失败了,就算做了一份贡献。

  手术前他办了三件事:一、公证了遗嘱;二、陪六岁的小儿子玩了两天,告诉儿子爸爸要离开他很长时间,好好听妈妈的话;三、照了相,俊朗阳光帅气,是他遗留给人间最真挚的笑容。

  几分冲动,几分懵懂,几分不舍,可能还有作为医生献身事业的豪迈,促成了他最后的选择。

  推荐阅读:

  新婚2个月妻子查出癌症,丈夫求离婚,妻子:你有没有道德底线

  结婚两个月,一场癌症打破了所有幸福

  33岁的张大伟(化名)到了而立之年却一直没有成家,这让父母和亲戚们都很操心,于是乎经人介绍下,张大伟认识了比自己年长2岁的石小梅(化名)。

  石小梅35岁,是离过一次婚的人,独自带着女儿生活,事实上张大伟内心是不想跟石小梅结婚的,毕竟在他的思想里,自己是头婚,石小梅是二婚还带着一个孩子,内心多少还是会有些不甘心。

  只不过张大伟的父母和亲戚并不这么想,他们纷纷劝说张大伟,年纪都这么大了,就不要再挑三拣四了,只要人家能生孩子就行了呗。

  出于父母种种的压力和劝说下,最终张大伟选择了和石小梅结婚,婚后2个月,村里正好有一次免费针对妇女体检两癌的福利,张大伟的母亲看着石小梅的身体不是很好,于是就说让她去检查一下,反正也是免费的,不做白不做对吧。

  

  就这样石小梅去到了妇幼保健院做了检查,当时体检的人员就说出了这样的一句话:你这里的肿块有些大,怕别是有癌哦。当听到这个消息后,张大伟当天就带着妻子去到了郴州医院做检查。

  几天后检查结果出来了,这一下子打破了整个家庭的平静,石小梅被确诊了乳腺癌。张大伟当即又把妻子送到了医院治疗,只是没想到几天后,两人的矛盾也就此发生了,而且越演越激烈,已经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张大伟很是头疼的指着家里卧室门上的脚印表示:这都是妻子踹的,卧室里也是乱七八糟的,我的衣服被妻子丢了一地,不仅如此她把自己的衣服也丢了,还反咬一口说是我丢的,我压根都没动手打她,她却报警说我对她动了手。

  

  这还没完,更过分的是,妻子隔三差五就会带上娘家人来我家闹事,跟我父母发生了矛盾不说,还要我赔偿她们20万元,妻子每天也在微信上问我要这笔钱,每天我闭上眼睛都是这些矛盾的画面,真的让人崩溃。

  按道理来说,既然查出了癌症,那就积极治疗,两人为什么会在这节骨眼上发生矛盾呢?随后张大伟来到医院找到了妻子,面对丈夫的种种指责,石小梅却给出了截然不同的说法。

  石小梅表示:并非是我在闹事,而是丈夫在得知我有癌症后,态度就发生了变化,话里话外求我放过他,虽然嘴上没说离婚,但意思就是逼我跟他离婚,他就是不想出钱给我治病,从我住院,不管是干嘛,丈夫都没有关心过我。

  

  站在一旁的张大伟显得非常冷漠,他也没有对身患癌症的妻子嘘寒问暖,反倒是听到妻子的说辞后很气愤,他质问妻子:你就说从住院到目前为止,所有的费用都是谁出的吧,我没管你吗?

  石小梅反驳着丈夫:这是夫妻共同财产,每次出钱的时候你都不情愿,还要被亲戚们教育一番才肯出钱,你就是想赶我走,每次在我住院的时候,无缘无故就把我的东西从家里给丢掉,还往我水杯里吐口水。

  双方各执一言在医院里争吵了起来,为了不打扰到同病房的人,两人只好又约到了医院楼下的公园里,一见面张大伟就离妻子远远的,嘴里说着:我离你远点,免得等会又被诬陷我对你动手了。

  接着张大伟又表示:一开始检查出这个病的时候,我就说不要灰心,一家人筹钱好好治病,如果实在不行的话就好聚好散,可她的父母却说,如果你们离婚的话,我们家是一分钱也不会出的,如果不离婚的话,我们就或多或少出一点。我父母听到这些话后就有些不舒服,既然亲家都这样说了,那我们家也没钱,那就不治了呗。

  

  说到这石小梅指责起了丈夫:你以前提出离婚我真的没办法去回你,不管怎么说,我得了这个病,我自己都没勇气活下去,你现在又要抛弃我,不管我,从道德上来说你不能这么做啊,况且你是我老公,干嘛要这个样子做呢?

  说着张大伟的情绪突然激动了起来,他径直的要冲到马路上寻短见,只是走错了方向被围栏给挡住了,待情绪缓和后,石小梅哭诉着指责丈夫:你都没照顾我,又遗弃我,在医院别人都有丈夫陪伴,就我没有,我做手术三天还没下地你就转身走了,我这个病我都不愿意治了,治好了又有什么意思,我又没钱,又没什么,我拿什么去治病,作为老公最基本的道德都没有。

  

  面对妻子的哭诉,张大伟只是气愤的说出了这样的一句话,你继续编,继续哭。石小梅自顾自的又接着哭诉:你们家人都推卸责任,说我这个病在婚前就有,用这种卑劣的借口来推脱责任,再者说了,婚前就有的话,那你们就别娶啊,既然娶了那就是两厢情愿的事情,不仅如此,你们还关着门动手打我。

  这话一出,张大伟的情绪再次激动了起来,他呵斥着妻子:我对天发誓,如果我打了你,我就死在这里,说着张大伟就跪在了地上,同时也向妻子怒吼道:我求你了行不行,不要这么违背良心说话,我就听不惯。

  

  众人们也向石小梅提出了建议,如果真的是无中生有的事,就不要再说这些话了。石小梅说,丈夫一家就是怀疑我没做婚前检查隐瞒了病情,现在就是想甩掉包袱而已。

  张大伟并没有再理会妻子,而是转身回到了家里,情绪冷静下来的他说道:当时检查出这个病的时候,我就说了要好好治疗的,如果不治疗,我就不会出现在这里,早就走人不管她了。是石小梅这个人不但不知道感恩,反而恶语相向,如果不是我母亲让她去检查,到现在她都不知道自己得了癌症。

  

  我也没有推卸责任,我知道身为丈夫有扶助妻子的义务,我们一家人一开始也没有说不管她,而是想让她娘家人一块分担点,筹钱给她治病,可她娘家人的态度就是:我女儿已经嫁出去了,干嘛还要我们承担,生是你们的人,死是你们的鬼,就算死也要死在你们家里。

  

  张大伟表示,这样子的口气就不对了,但凡是他们能够好好协商,语气放好点,事情就不会发生到今天这一地步。

  

  事实上石小梅在被确诊后,张大伟也曾和妻子商量,医药费由两家人共同承担,可他发现妻子把他们的婚姻当作了救命稻草,将治病也当成了张家人理所应当所负的的责任,石小梅一家人的理直气壮,让张大伟怒不可遏,愤怒之下才选择了离婚,同时张大伟又透露出了另一个离婚的原因。

  他说,其实这段婚姻自己是后悔的,毕竟她是二婚,还带着一个孩子,现如今还有病,我心里也是不愿意接受这门婚姻,只是迫于父母和亲戚的各方面压力,都没经过考虑就和她结婚了,最重要的是,我问了医生她怀孕的几率有多少,医生建议不能怀孕,即便是怀了孕,小孩也不一定是健康的,她有了一个自己的小孩,可我没有啊。

  

  其实张大伟的内心也很煎熬,离婚吧,要背负上骂名,不离婚吧,父母抱孙子的愿望也会落空,未来也要为妻子的病情所连累,再三权衡下,最终张大伟还是选择了离婚,那么既然仅有的一点感情都破裂了,石小梅又是作何想法呢?

  此时躺在病床上的石小梅回想起了以前的过往,她表示没得病以前我和丈夫的感情特别好,丈夫也曾当着我们家人的面再三承诺,会把我的女儿当作亲生女儿对待,我连女儿的户口都转到了他们家。现在又说感情破裂,就是看我生病了,如果我只是生了一个小病,他们也不会这样对我。

  石小梅的话也得到了病友和医护人员的证实,她们纷纷表示,石小梅才住院的时候,丈夫对她都是无微不至的关心,反倒是她婆婆一听是癌症,就说不要治了,当时张大伟还劝说了母亲要好好治病的,只是石小梅化疗了一个疗程后,张大伟就不再过来了。

  

  我不是生孩子的工具,那我娶你一个二婚的干嘛

  越想越不对劲的石小梅觉得丈夫有如今的变化,都是被公婆逼迫的,当下她也收拾好了东西,带着父亲准备回家找公婆质问清楚。

  可让她没想到的是,一回到家,婆婆就拿着麻袋在装她的衣服,石小梅质问婆婆,这是干什么,我还是不是你们家里的人了,这是赶我走吗,连住都不让住了?

  婆婆倒是没含糊,她直言表示:我儿子的衣服都被你丢了,你的衣服我也要给收起来,凭什么只能你的衣服放在衣柜里,还有你不是我们家里的人了。

  

  就这样双方的矛盾再次一触即发,石小梅拿着道德标准来谴责婆家,可她越是拿道德来说事,实际上让婆家人越是反感。

  随后石小梅又说出了自己的猜疑,她表示:是不是我没有给你们家生一个孩子,所以你们才这么对我,如果我给你们家生了孩子,你们还会这样对我吗?

  既然话已经说到了这里,婆婆也毫不避讳地说道:是的,你要给家里生个孩子,我们不会这样对你。

  可石小梅反驳的说道:我嫁到你们家又不是生孩子的工具,当时张大伟说的是感情很重要,生不生小孩都没关系,还会把我女儿当亲生女儿对待的。

  

  对此婆婆表示:结了婚当然是要生小孩啊,谁家结婚不想生小孩,不然还结婚干嘛。

  当下婆婆太强势,只能转身质问丈夫张大伟,你结婚就是为了生小孩吗?

  张大伟也毫不避讳的表示:对啊,要不然我找她一个二婚的干嘛。

  

  随后张家父母也说出了自己的苦衷:我们之所以这么消极地对待儿媳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共同的孩子,给儿媳治病需要花费高额的费用,今后还要面临不能生育的局面,所以不想让儿子未来承担如此大的压力。

  事已至此这个家很显然已经也没有了石小梅的位置,对此她也感到很寒心,可这段婚姻当初是张大伟自己选择的,到了如今这个局面,他也直言表示自己现在只想好聚好散,真的很累。

  回到医院的石小梅也很不甘心,她不想离婚,因为有丈夫,她还有指望,没有丈夫那就什么都没有了,她直言表示不会离婚,丈夫必须要承担她所有的治疗费用,就算死也要死到他们家。

  

  可既然已经有了矛盾,不解决总这么耗着也不是回事,在众人的劝说下,双方来到了司法所解决矛盾,张大伟的父亲表示,矛盾的起因是这样的:在检查出这个病的时候,我们都是积极治疗的,我儿子仅有的3万块钱也拿出来治病了。

  当时我就找到了亲家说,这个病要我们承担,我们也是承担不起的,希望3万元治疗完后,两家人就筹钱治病,可亲家是这也不愿意出,那也不愿意出,我说虽然石小梅嫁了过来是我们儿媳,但也是你女儿啊。

  就这亲家还是不愿意,还经常带人来我们家闹,这闹起什么作用呢?解决不了办法,还只会激化矛盾。亲家和儿媳根本就不考虑我们的难处,反而总是拿婚姻关系和道德标准来要求我们家,如今儿子儿媳感情破裂,只想他们能够协议离婚。

  这时的张大伟也开口了,他表示自己深知作为丈夫应负的责任,可以问清大概治疗费用有多少,我愿意出一半作为补偿,大家好聚好散。

  听到这句话,坐在另一边的石小梅却说,这个所有的费用必须要你承担,如果马上要离婚的话,所有的后续治疗费用也需要一次性给到我。

  

  随后张大伟也并没有再理会妻子,而是到了医院找到了医生,了解了现在的病情以及后续的治疗费用,经过他一笔一笔的核算,最终算出来了14万多的费用,报销之后实际有8万的费用,他提出承担一半,给妻子4万块钱。

  石小梅看后,觉得后续的治疗不确定因素太多,她说这个花费至少也要一二十万,如果离婚的话最少要给我10万块钱,两人在这种讨价还价中,张大伟说出了自己的底线5万块,最多了,否则谈不拢就没得谈了。

  

  此时病友们也都纷纷劝说张大伟不要离婚,可以把她的女儿当作亲生女儿来养,就算没有孩子,只要两人的感情好,过得也会很幸福,再说了病治好后,也不是不可以要孩子的。

  可不管谁人劝说,张大伟都去意已决,或许他不想冒这个风险,又或许他真的对这段婚姻没有感情,最终双方经过一晚上的沟通和协商,每人都退了一步,以7万元结束了这段匆忙的感情。

  当我用你对我的方式去对你时,你却开始对我讲道理

  亲情应该是温暖的,作为父母不能在女儿健康时,她就是一件小棉袄,当女儿生病时,她就是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这无疑会让人觉得很双标。

  当有困难时,大家齐心协力,困难才会被克服,三番五次地去女儿婆家闹,这不是在帮女儿,而是在害女儿。

  倘若一开始娘家也抱着积极的态度去给女儿治病,我相信最终也不会以仇恨的方式让两人的感情走到终点,往后余生彼此都是对方最恨的人。最初的20万,再到10万,最后7万结束,这段讨价还价的感情看起来也让人唏嘘不已。

  

  看得出来,一开始张大伟也很是积极的在给妻子治疗和关爱,承担起了做丈夫的责任,可当看到妻子和娘家人的态度时,一下子就让他的心死掉了,本来才结婚2个月,再加上这段感情本来就不是他想要的,现在又摊上了这种事,所以他的内心就失衡了。

  当他以妻子娘家人对待他的态度去对待妻子时,反而妻子又讲起了道德,可心死了,这种道德只会让他觉得是在绑架,心不甘情不愿,怎么会去用心的帮助妻子治病呢?

  最后,婚姻是需要认真对待的,没有感情基础的婚姻,经不起一点风吹雨打,凑合的婚姻,始终也不会幸福。

1

鲜花
1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该文章已有0人参与评论

请发表评论

全部评论

相关阅读

  • 储配网
    1970-01-01
  • 储配网
    1970-01-01
  • 储配网
    1970-01-01
  • 储配网
    1970-01-01
  • 储配网
    1970-01-01
  • 储配网
    1970-01-01
储配网

扫一扫二维码关注我们Get最新资讯

相关分类
热点推荐
关注我们
储配网与您同行

客服电话:400-000-0000

客服邮箱:xjubao@163.com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储配网 版权所有

Powered by 储配网 X1.0@ 2015-2020